教育宝

考研复习总是没有状态怎么办 考研时间

学习经验 考研 https://www.jiaoyubao.cn/ | 手机站

2019年09月17日 19:31:05

考研的同学也开始进入了正式复习。无论是经历了半个学期繁重的学业,开始规划自己假期生活的20考研er,还是已经决定考研开始为考研做准备的21考研er,都会面临同样的困惑。很多20考研er反映近期觉得特别累,每天坐在书桌前一点也学不进去,不一会就眯上眼睛睡着了,虽然自己很想学习,但是就是学不进去,效率低,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今天,小编就结合一些考研过来人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解决目前的困扰。

  考研的同学也开始进入了正式复习。无论是经历了半个学期繁重的学业,开始规划自己假期生活的20考研er,还是已经决定考研开始为考研做准备的21考研er,都会面临同样的困惑。很多20考研er反映近期觉得特别累,每天坐在书桌前一点也学不进去,不一会就眯上眼睛睡着了,虽然自己很想学习,但是就是学不进去,效率低,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今天,小编就结合一些考研过来人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解决目前的困扰。
  一、如何进入备考状态
  学习状态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想要让自己早点进入考研备考的状态?下面这几个方法你应该掌握~
  1、制定科学计划我们首先要培养学习状态,先一点一点制定计划,一开始计划可以宽松一点,将任务都分配一下记到你的小本本上,不知道如何下手时,看一下自己的计划,完成一项计划继续进行下一项。初期偶尔遇到状态不好,可以酌情调整,提早结束。计划要科学,结合自身情况,不要过于繁重也不要过于分散。
  2、入座即是开始很多小伙伴都是那种强迫症、整点控,早上明明8点08分就到图书馆了,非要等到8点半再开始学习,导致自己玩起手机就停不下来了。手里的书翻开就没有动过,一推再推,不知不觉就要吃中午饭了。如果能做到,坐下来就开始,后面自然不会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影响自己,学习状态也会持续延续下来。
  3、形成学习习惯古罗马诗人奥维德曾说过,“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结合自己的计划连续保持21天以上,先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作息习惯,使自己进入一个更好的学习状态。
  4、保持学习节奏节奏这个东西,说实话是一个很飘渺的东西,只有你自己才能感觉到,学习节奏其实也可以说是学习惯性,大家中学都学过物理,惯性需要开始的加速度,现在就是你加速的时候,之后,只需要一点力抵消摩擦力(即备考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就可以。这个力其实就是你苦中作乐放松自己的方式,这样节奏带起来了,你的学习状态会越来越好、越来越顺,进而学习效率也会越来越好。
  5、改变学习心态一开始进入复习,我们都会不适应,毕竟是从欢乐到苦逼。但是,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这些东西放弃了其实也没什么,照样生活的好好,再过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呦,原来解数学题也挺有意思的,呦,我居然不看字幕就能大致听懂美剧了。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对于提升学习效率、增强记忆力都是很有帮助的,可以用自言自语的方式对大脑说话,向大脑传递积极的信息。不要把学习当成负担,改变学习心态,你会发现学习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6、简单题细细研究,复杂题时常练练简单题容易被忽视,甚至被蔑视。而恰恰是这些简单的题,应该被大家在基础阶段重要起来。而复杂题,一般来说涉及的知识点要多,甚至还会夹杂其它的诸如阅读上的陷井,这样的题接近考试,应该将其视为学习效果的检测。因此,对于复杂题,建议大家在基础阶段可以适当的做一做,就当做对阶段学习的整体检验即可。大脑需要重复。每一次回顾记忆间隔的时间越短,记忆的效果越好,因为多次看同一事物能加深印象,但只看一次却往往容易忘记。

  7、带着问题去学习大脑喜欢问题。当你在学习或读书过程中提出问题的时候,大脑会自动搜索答案,从而提高你的学习效率。
  8、让你的大脑和身体经常交流如果身体很懒散,大脑就会认为你正在做的事情一点都不重要,大脑也就不会你所做的事情。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你应该端坐、身体稍微前倾,让大脑保持警觉。
  9、适度锻炼适度的锻炼对于提升注意力和放松身心有很大帮助,实在没时间锻炼,也可以经常到户外走走,运动运动身体。
  10、舒适整洁的学习环境大脑喜欢整洁的空间,一个舒适整洁的学习环境能够让你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研究显示,在一个整洁、有条有理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在学业上的表现更好。

上述就是教育宝头条介绍的完整信息,想要查看更多的考研资讯,敬请关注我的微信18560125702,还可免费获取学习攻略哦!返回教育宝头条

考研
报考研究生优势有哪些  考研复习

上一篇

报考研究生优势有哪些 考研复习

抓住这两点在职研究生报考不成问题  在职考研

下一篇

抓住这两点在职研究生报考不成问题 在职考研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教育宝无关。教育宝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特此声明!当您认为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被侵犯,或者页面信息有误需要纠正或者删除,请联系客服或致电400-601-2788。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