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经验 考研 https://www.jiaoyubao.cn/ | 手机站
2019年08月25日 16:57:28
考研政治马原部分知识点众多,但是无论考察形式如何多变,都离不开对于一些基本原理和方的掌握。
考研政治马原部分知识点众多,但是无论考察形式如何多变,都离不开对于一些基本原理和方的掌握。
1.元气是构成世界的本体
这句话是古代朴素唯物观点。古代朴素唯物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古代的五行说,古希腊、罗马关于水、火、气是世界本原的学说。
2.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这句话把“天”看成自然界的高主宰或天意,所以这句话是客观唯心的,而且它还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又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3.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这是一种只见联系不见区别的相对观点。
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前一句是辩证法观点,后一句是诡辩论观点。
任何事物都是**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一、句的意思是在人一、次踏入河水中的时候,人与河水相对静止,人是踏入了同一条河流中;而河水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当中,因此当人再次踏入河中,河水已经流动,人是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的。
5.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
这句话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是唯心观点。
6.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荀子认为,如果不欲动心的功能,就会导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段话蕴涵了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认识主体在反映中具有创造性。
7.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的这句话中所蕴涵的哲理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8.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这句话说明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性和永恒性。
9.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强调的是对立统一而反对**等同;“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强调的是相反相成并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并产生新生事物。
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的这句话指的是祸与福相互依存,互相转化。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这句话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1.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老子的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否认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2.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就人的本性说,是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就客观事物的道理说,是可以被认识的。
13.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明之,行也
14.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
这句话的意思是,检验言行的客观标准是“功用”,即效用。这句话强调了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15.事实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认识和理论必须符合客观事实,必须通过实际效果来检验,凡是符合事实效果,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
16.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知而不行,则体会不深;见之于行,则认识更明,知行互相依赖,互相促进,不可偏废。这是知行关系问题上的相互辩证法思想。
17.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王阳明的这段话是说,知是行的来源,行是知的作用;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认为知决定行。颠倒了知和行的关系,是唯心的知行观。
18.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王阳明提出的这个命题属于主观唯心。“存在即被感知”、“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等命题都是主观唯心的观点。
在考研复试中,英语口语是必须要考的一个部分,任何学校任何专业都不可避免。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早作准备,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等真正面临考题时才能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