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经验 书法 https://www.jiaoyubao.cn/ | 手机站
2018年10月26日 13:18:40
很多人喜欢书法,但总不免有些不当或者错误的习惯或行为,需要克服或更正。
很多人喜欢书法,但总不免有些不当或者错误的习惯或行为,需要克服或更正,比如:
姿势方面
埋头曲颈,离纸太近
这样书写容易使颈部和眼睛疲劳,造成眼睛近视,日益练字形成恶性循坏,顾此失彼,伤了身体。
左手托腮,头部偏斜
这个书写习惯大多从基础写字带来,没有认识到练习书法的严肃性,这样的后果既不能做到笔画落笔准确、行距整齐,也易造成斜视。
双腿交叠,边写边抖
翘着二郎腿,仅一足着地,臂部负荷增大,容易疲劳。边写边抖脚,既写不好字,也不雅观。
纸张倾斜,弓腰弯背
这样姿态不美,而且一旦养成习惯,会造成驼背,严重损害健康。
握笔方面
执笔要稳不宜紧
前人总说“笔正则锋正”,把笔掌稳当了,就能使笔管端正,便于中锋和中侧锋结合运笔。但执笔不能过紧,一紧就死板,写出来的笔画就泥滞不流畅。
执笔高低要适当
根据字体,楷书握笔低点、行书中、草书稍高。从字体的大小和笔管的长短来说,写小字执笔低一些,写大字执笔高一些;笔管长要执高一些,笔管短要执低一些。
运腕也要运指
写一寸以下的字,只要运指就行了;写一寸以上的字,要运腕结合运指;写盈尺的大字,不仅要运腕,还得运肘。
临帖方面
不临碑帖、自己乱写
书法是个系统,我们需要不断继承前人积累的经验,反复融入自己的审美风格;书法的审美原则,需要我们通过临帖、读帖提升。
只临不读
此处的“读帖”,可不是读字帖的内容,而是思考字帖中书法笔画、结构、章法的规律,人家为啥这么写,这么写为什么好看。通过读帖,我们才能够看懂帖中透露出的书法之美,并去反复欣赏其中显现的意境和风格,最后达到感悟。
帖我分离、魂不守魄
一本优秀的碑帖是古人集几十年艰辛用血汗凝成的艺术精华。临摹时一定要忠实原帖,取帖中精华,成为自己的东西。
理论方面
不学理论
我们要加强理论的学习,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虽然我们很多人仅是爱好,没必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钻研其中,但粗略了解,对我们的“笔头功夫”还是很有帮助的。
不爱交流
有的人终日苦练书法,遇见瓶颈难以突破,很大原因是不和人交流。真理在辩论中明了,学习在交流中提高。
断断续续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是很多书法人的恶习。甚至一丢就是半年,再提笔时觉得毫无长进,兴趣索然,于是乱画一阵便草草收兵。练习书法,一日不练,功退三日。
修行方面
只学书法,不修文化
一个成功的书法家,必须有足够的文学功底与丰富的生活阅历,才能在你笔下展现出源于生活的美好与精进的心性。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是诗词歌赋的灵魂寄托,如果一个书法人连基础的文化与修养都不重视和追求,技法再好,都是“无病呻吟”。
急功近利、不耐寂寞
艺术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体验,当你真正进入书法艺术的殿堂时,才能邂逅先贤,与神灵会心。当然,书法就是要坐一辈子冷板凳吗?书法人就养不活自己吗?这倒未必。财富是技艺精进的附加品,只有你到了一定的境界和水平,很多东西才会翩然而至。
以上就是教育宝头条带来的学书法不要养成这些坏习惯详细介绍,想要查看更多书法资讯,敬请关注教育宝头条,也可以加我微信18560125702,我会解答你的学习问题。返回教育宝头条
有些人认为赵孟頫书法过于“圆熟”。当我们把赵孟頫集字呈现的时候,你立马感触到赵字的另一番俊秀与风骨。 赵孟頫的书法清劲秀逸,优雅从容,深得二王风范。虽不及王字圆厚、跌宕,但在历代学王者中,难以找到雁行者。
书、印相映成趣,不但能使书法作品增色,活跃气氛,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而且能调整重心,补救布局上的不足,对作品起到稳定平衡的作用。
书法艺术创作中有一个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耐人玩味的审美效果表述词“意”,用的人、用的地方很多,准确的意思却没有见诸文字的表述,似乎是大家都明白,不用解释。
1内容不适、文意不宜 创作时不注意选书切合主题的诗文。例如,参加国庆节的书展,写的是杜甫的《春望)诗:“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全国政协委员、歌唱艺术家郁钧剑近日在政协分组讨论会上接受媒体采访时关于书写行为、书法艺术及书协腐败的言论在圈内引发巨大争议。书法艺术应该是什么?当代书法创作中存在着怎样的问题?